存在感

存在感

“其实,人的‘存在感’并不是在自己的意识里,而是在别人的反映里。当你意识到,别人需要你的时候,你才能体味到自身存在的价值……可能有些内向,有些自我封闭,或许还有些不合群。你大部分的思考或许围绕着自己而进行。” 起始的物语 早在2014年,这张后来定名为《存在感》的作品辑里的部分歌曲就已经成型了,那时候唐呈就开始有出一张个人专辑的打算,之后的五年间,他担当词曲编一体的专业制作人,变身成为多栖幕后,音乐旨趣的变迁,分身乏术的忙碌,对制作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,都是这位对完美孜孜以求的双鱼给出的理由,终于,一张并不顾忌市场的作品,一张讲述“存在”与“感受”的作品——《存在感》诞生了。 寻找情感的过程 《存在感》就是记录寻找情感的过程,体会情感之于人、人之于现实的“存在感”,是制作人心声的展现。因此连唐呈自己都将《存在感》视为真正意义上的首张专辑,身为制作人的唐呈此番并没有惜声如金,一半歌曲都是亲自演唱,按照自己的情感和理念构筑了全部的歌曲,完成了一张绝对个人风格的作品辑。 寻找情感的共鸣 《存在感》是一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"商业化"的作品集,而是制作人在找寻自我情感的同时,寻求与大众情感共鸣的一次尝试,是作者内心深处情感涌动的结果。为此,他选择了完全跳脱华语音乐市场藩篱的形式,用混合着电子、爵士、复古的语言,将带有回忆感的复古音色与极具现代感的音乐织体巧妙结合,于是,我们在《解药》中体会黑暗而虚幻的美丽,在《感觉》中触碰到作者敏感纤细的另一面,在《Do you have to kill my heart?》中体味到少时不羁的抗争与突然成长之后的冷静…… 因为“情感”,所以“存在” 《存在感》特别强调是所谓的"概念专辑",专辑的歌曲每一首分开听都是独立的单曲,但是整张听下来就会发现起承转合与首尾呼应。每首歌曲都代表不同的情感,无论是让人快乐的,让人心酸的,让人愤怒的,或者让人雀跃的,只要我们肯用心去感受它,那么我们体会到的心情就是真实而珍贵的。也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感受,才会继而跟这个世界有了联系。 《解药》的创作契机来源于1988年张国荣和梅艳芳主演的《胭脂扣》,电影中背景音乐的片段画面在作者脑海中挥之不去。于是随着在夜晚独自乘坐公交车时的灵光乍现,这首歌曲便诞生了。 整首歌的制作花费三个星期的时间。编曲选用了电子迷幻的风格,虚实交替,真假变幻的描写手法,让听歌的人不知不觉被带入其中,找到自己情感上的共鸣。歌曲旨在表达,当代年轻人在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下,面对美色和金钱的诱惑,不得不在真实和虚假,光明和堕落之间做斗争。随着那种虚幻的美丽越来越多,在有些时候,我们不得不被负面的感受所压制。而这首歌并不是写男欢女爱的场景,是一种厌恶每天都要面对的视觉冲击,像吞下的毒药,慢慢麻木,死亡…… 《感觉》这首歌描写了作者和另一个自己对话的场景。 “我们有太多孤独和苦诉只能透过夜晚去长谈,想要在所有心思意念都死灰复燃同时,你必须要面对自己,坚持自己,才能看到曙光的未来,这种感觉往往是很累的,也是全曲表达的意境。” 整首歌浪漫而富有爵士味道的配器更让听众逐渐忘我,聆听作者分享的同时和自己的对话,思考现在未来的种种人生。 《Do you have to kill my heart?》创作灵感来自作者小时候童年的记忆。这是一段灰色的、憧憬自由美好生活的经历。来自家庭的控制欲,造就了作者寻求自由、无拘无束的性格。而这首歌曲即是作者对童年情感的再现与反思。 整首歌充满英伦摇滚的味道,既有甜美的音色,亦有劲爆的失真,以复古的音乐形式勾勒出画面感,诉说着讽刺和不羁的抗争。整首歌曲的编曲都是用软件编写的,是一首简单,直接的摇滚歌曲。

声明: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,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,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