鲸鱼|岑参:那个清丽俊逸的边塞少年(每天读诗词)
首先,我们来说说其中写边塞诗最多,成就最突出的岑参。 纵观岑参一生,最擅长的是七言诗,诗歌意境新奇,风格奇峭,气势磅礴,想象丰富,词采瑰丽,热情奔放,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。在岑参少年时期,岑参创作的写景诗风格清丽俊逸,但语奇体峻,意境新奇。十五岁的岑参曾去嵩山隐居过一段时间。隐居期间,岑参常摄取大量明丽静逸的意象入诗,配以自然冲淡的表现方式,诗风清新淳淡。可能因为人生阅历和智慧的欠缺,岑参此时的写景诗少了对人世沧桑的体悟和卷迹独善的思考,更没有为摆脱世事羁绊而自隐山水的主观动因。这个时期,岑参所抒写的清音山水完全源于童年时期的审美直觉,是一种纯粹的审美。下面,我们便来品鉴一下少年岑参的作品《暮秋山行》吧: 疲马卧长坂,夕阳下通津。 山风吹空林,飒飒如有人。 苍旻霁凉雨,石路无飞尘。 千念集暮节,万籁悲萧辰。 鶗鴂(tíjué)昨夜鸣,蕙草色已陈。 况在远行客,自然多苦辛。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,太阳已经落到水面。 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,树叶飒飒作响,好像有人进入林中一样。 苍茫的天空下起冷雨,石板路上的灰尘都被冲洗干净了。 在这傍晚,我脑海中不禁思绪万千,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。 杜鹃鸟昨晚还在鸣叫呢,今天蕙草便已经开始枯萎。 我这远行的异乡人,自然有不少艰苦辛酸。 此诗描写了暮秋时节,诗人独步山林时的所见所感。诗中运用比喻、衬托等手法,描绘了暮秋的景色,突出了山林的空寂,也映衬了作者倦于仕途奔波的空虚惆怅的心境。语言清新自然,描绘生动传神,构思新奇巧妙,意境幽远凄清。尤其“山风吹空林,飒飒如有人”一句,语奇体俊,意境十分清幽雅致。 随着诗人步入仕途,生活轨迹的改变给了岑参不一样的审美体验,丰富了其诗歌创作的风格。尤其是两度出塞,其报国雄心也大大受到激发,开始了大量的边塞诗的创作。诗人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,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,生动地表现出来,境界空前开阔,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,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,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,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。首先,我们来品位一下这首写于西行途中的《逢入京使》: 故园东望路漫漫,双袖龙钟泪不干。 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 向东方遥望故乡发现是如此的遥远,我涕泪淋漓沾湿了衣袖。 我们在马上匆匆相逢,也没有纸笔,只希望您回到京城,代我向家人报个平安。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,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,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,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、乐观放达的胸襟。旅途的颠沛流离,思乡的肝肠寸断,都揉进了这首短短的七言绝句之中。 首句“故园东望路漫漫”,写诗人眼前之感。离开“故园”多日,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,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和这漫漫长路,乡愁不免袭上心头。 第二句“双袖龙钟泪不干”,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,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“报平安”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。 后两句“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”,在那个交通不便捷,信息不发达的年代,离乡的途中遇见要回故乡的人,自然会想要对方忙给家里捎个信。可惜,二人马上相逢,行路匆匆,焦急之下,只好请对方带个话,让家里知道自己一切安好。鞍马倥偬,交臂而过,“凭君传语报平安”吧。两句诗十分具有人情味,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。 最后一句诗,简单利落,却寄寓着诗人对家人和故土的一片深情,寄至味于淡薄,颇有韵味。岑参此行抱着“功名祗向马上取”的雄心,但对帝京、故园又有着相思眷恋的柔情。正所谓铁汉柔情,这两句诗表现出了诗人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,感人至深。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,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,既有生活情趣,又有人情味,清新明快,不加雕琢,信口而成,感情真挚,而又余味深长。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、口里要说的话,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,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,自能深入人心,历久不忘。 感谢您的聆听,本期讲解到此为止,喜欢我们的节目,请您点个关注,多多评论转发。下期节目,让我们继续领略盛唐边塞诗人的风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