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活命,他选择四次敲断骨头(网易槽值)

本文首发于网易原创栏目《槽值》 微信公众号:槽值(ID:caozhi163) 微博:槽值 我在这里等着你,陪你过有温度的生活 成年人的生活,是被“懒癌”撑起来的。 能躺着就不坐着,能坐着就不站着,运动永远比不上静止能给人带来快乐。 但如果真的有一天,身体的变化让你只能整日生活在床上,甚至连头都抬不起来,你还愿意“懒”下去吗? 在过去的28年里,李华所经历的就是这样的人生。 身体严重弯折,无法直立和抬头,更不能进行正常的行动坐卧,强直性脊柱炎带给他的病痛,让他渐渐变成病床上一动不动的“折叠人”。 命运的一个玩笑,压到人身上就是一座山。 李华被压弯了腰,他生活里的一切,也随之被彻底改变。 如果问19岁的李华,他在那一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,他会回答一个字:痛。 从腰椎上的阵痛,到难以忍受的剧痛,再到蔓延全身的僵直,他的青春永远被扣留在了那一年。 生病之前的李华,热情又有朝气。 年轻的小伙子对痛觉总是不太敏感,在察觉到到腰椎处有些肿痛时,他并未放在心上,只在偶尔感到疼痛难耐之后,选择了去县城里的职工医院看病。 当时农村医疗水平有限,对他的诊断仅停留在简单的关节炎上。 结果在看诊后的几个月内,李华的腰椎又重新疼痛起来,痛感比之前还强烈了不少。 这之后,李华的病情时好时坏,他走过许多家医院,非但没有把问题解决掉,反而在越来越痛的过程中,整个人都开始变形。 到最后,他的脸和大腿之间几乎没有了距离。 整个人处在一种动弹不得又在不断恶化的过程中,只能靠母亲的照料,才能维持生命。 二十多年的患病生涯,让李华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,也不知道此生是否还有希望,能像19岁时那样意气风发地肆意奔跑。 漫长岁月里,只有母亲是他唯一的光,让他在母爱的浸润下,无法说出“放弃”二字。 在人生的古稀之年,母亲还在坚持带着儿子四处求医,只要听说哪家医院有能治好的可能性,就会义无反顾地前往。 四处治病的开销不是一笔小数目,从李华生病起,家里人就没再买过新衣服,一家人每天省吃俭用,把全部积蓄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,都用在了看病上。 而这还不是他们要面临的唯一难题。 随着李华的病情逐步加重,母亲要承担的工作也就越来越多。每日的洗漱、饮食、大小便以及医疗护理,都由她一人全部包办。 照顾一个成年男性并没有那么容易,更何况李华的身体状况让他使不上一点力气。光是要挪动他的身体,就要耗费掉母亲全身的力量。 但她始终抱着儿子还可以治好的希望,在不断的追寻中,遇到了深圳大学总医院的陶惠人教授。 通过四次断骨手术,来纠正他的身体构造。 历时10小时25分钟,手术终于完成,当从麻醉中醒来的李华, 按照医生的指示顺利勾起脚指头时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。 身体可以依照指令做出动作,意味着脊髓神经没有在手术中受损, 医生们用精湛的技术,顺利为李华换来了多年来第一次平躺睡觉的机会。 多年的病痛把李华的身体摧残至此,这让陶教授心疼又感慨。 好在一切顺利,李华终于扛过了他人生里最艰难的四次手术。 他的眼前从此不再是紧贴的大腿,而是更绚烂的世界。 手术成功后,顺利站起来的李华,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不已。 有时候他会拿起他18岁时心爱的口琴,一遍遍地吹奏着那曲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。 琴声悠扬,久久飘荡在医院的长廊。 几十年来,为了他的病痛而担惊受怕、吃尽苦头的母亲; 几个月里,如再生父母一样日夜陪伴他、拯救他的医护人员们。 在李华心中,以这曲琴声来感恩母亲和医护们,远不足矣。 而更精彩地活下去,才是对生命最美好的交待与感恩。 我们常常用很多时间,去思考人生的意义。 平平淡淡也好,轰轰烈烈也罢, 在追寻的过程中,似乎总觉得不满足,期待着生命可以绚烂,期待着自己可以拥有更多。 而在一些人的世界里,“期待”这个词背后,藏着的却只有两个字:活着。 去自由地呼吸和行走,去看窗外的多彩世界,去享受美食和美景, 这是我们眼里的司空见惯,却是一部分人心中遥不可及的奢望。 生活在平凡中的我们,或许该在抱怨之余, 去看看世界的角落里,为了活命而咬牙坚持的人们。 在他们身上,有生命里最强大的力量,足以冲破一切黑暗和阻碍,最终抵达自己心中的目标。 而这份力量背后,正是我们所需要获得的方向。 生活有时候苦到让人直不起腰,但总有点点善意和温暖,支撑我们继续往前。

推荐节目

声明: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,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,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!